{singhi}
hisd
凌遲的歷史:千刀萬剮
發佈於 Sat, 06/28 2025 𖦋

凌遲,這種古老的中國處決方式,或許更為人所知的是其更具描述性的名稱:「千刀萬剮」。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涉及反覆切割受害者直至其死亡的酷刑。這種刑罰通常只用於最嚴重的罪行。作為一種處決方式,凌遲並非輕易施加。

儘管聽起來很野蠻,但關於凌遲的真相,往往被一種流行的神話所掩蓋,這種神話將這種本已殘忍的死亡方式變成了一場惡夢。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凌遲是什麼、它從何而來,以及我們對這種古老習俗的持續誤解。

1858 年法國報紙《畫報世界報》的插圖

凌遲之死

凌遲始於將受害者綁在木樁或木架上。一旦綁好,劊子手會輪流有條不紊地切割受害者的不同身體部位。

劊子手是從胸部、手臂還是腿部開始,很可能由他們自行決定。但無論如何,對於被迫忍受活生生被宰割之痛苦的人來說,這都將是極度的折磨。

然而,凌遲的殘酷不僅僅體現在身體上的痛苦。

根據當時盛行的儒家思想,褻瀆或切割一個人的身體是錯誤的。因此,當受害者被千刀萬剮時,他們也會在死亡中意識到自己沒有遵循儒家原則。

再加上在公共場合經歷這一切的羞辱,你就可以開始理解為什麼凌遲被認為是如此可怕。

凌遲的起源

作為一種處決方式,凌遲可追溯至幾個世紀以前。

最早的例子之一來自劉子業王子。據說他曾下令將幾位官員凌遲處死,然後才被皇帝勒令自殺。劉子業是一個早期例外,因為他是一個以殘忍和隨意殺人而聞名的人。

總的來說,凌遲似乎只用於最滔天的大罪。但當凌遲作為懲罰施加時,無疑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說,凌遲的鼎盛時期發生在遼宋時期。

作為其盛行程度的一個佐證,在 12 世紀,一位反凌遲的活動家不得不撰寫一篇對這種做法的嚴厲批評,他認為:

「肌肉既已盡去,生氣未絕,肝心相連,視聽猶存。傷天地之和,害仁政之本,非盛世所宜。」

不幸的是,他呼籲終止凌遲的請求在之後的八個世紀裡都未被理會。

現代世界的凌遲

對許多人來說,凌遲可能顯得荒謬地殘忍和野蠻——一個中世紀的遺物,本不該延續到所謂文明的 19 世紀和 20 世紀。

然而它卻存活了下來。隨著攝影機和大量印刷的到來,凌遲的認知傳遍了世界各地,震驚了西方人。

凌遲最早傳入西方的一個例子發生在 1890 年,當時一位英國船長正在遊歷廣州。當他在街上漫步時,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囂聲傳入了他的耳中。

他循著聲音而去,聲音越來越大。很快,他便站在一群人邊緣,這些人圍繞著市場中央地面上的一個奇怪物體。

當船長走近時,他感到胃部一陣翻騰,因為他認出了那個物體是什麼。那是一具血淋淋、肢解的人體,散落在地上。

軀幹上佈滿了深深的切口,而手、腿和頭都與身體的其他部分分開了。船長盡可能地悄悄拿出相機,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匆匆趕回他的船。

西方世界的凌遲

那張照片在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廣為流傳。

它被廣泛刊載於記者亨利·諾曼爵士所著並於 1895 年出版的書籍《遠東人民與政治》中。這是諾曼的書的讀者會看到描述:

「罪犯被綁在一根粗糙的十字架上,劊子手手持鋒利的刀,先從身體的肥肉部分,如大腿和乳房,抓取並切下。之後,他將身體的關節和贅生物一個接一個地切除——鼻子和耳朵,手指和腳趾。然後四肢被一點點地在手腕和腳踝、肘部和膝蓋、肩膀和臀部切下。最後,受害者被刺中心臟,頭顱被斬下。」

亨利·諾曼爵士,《遠東人民與政治》

該描述附有英國海軍艦長的照片。由於內容過於露骨,該頁被設計成讀者可以輕易撕下,以備不時之需。

當這類關於凌遲的露骨描述傳入西方時,激發了人們的集體想像。它助長了一種嚴重誤解凌遲的神話。

它還鞏固了對中國人因落後文化而停滯不前的普遍看法。

一些誤解源於「凌遲」一詞的中文翻譯。許多西方人將其翻譯為「萬刀剮」或「千刀剮」,使得凌遲聽起來比實際更加痛苦。

儘管毫無疑問,凌遲是一種極其不舒服的死法,但大部分的切割是在受害者已經死亡後進行的。

最初的切割通常是大幅度的。這意味著由於大量失血,受害者無法長時間保持清醒。更重要的是,一些家庭可以負擔得起安樂死或提供大量鴉片來減輕受害者的痛苦。

然而,在西方,圍繞凌遲的意象過於強烈,以至於無法被現實所淡化。如今,凌遲仍然更普遍地被稱為「千刀剮」。它被視為中國文化中更野蠻一面的象徵。

最後一次已知的凌遲事件發生在 1904 年秋天,用於懲罰一名殺害了鄰居及其家中 11 名成員的富裕地主。

駐紮在該地區的法國士兵拍攝了這場事件。西方國家再次充斥著中國殘酷和落後得令人難以想像的圖形證據。

凌遲於次年正式廢除。但其遺產——包括神話在內——從那以後一直根深蒂固於大眾的想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