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hi}
🏷️ hisd
作家亨特·S·湯普森的傳奇人生與怪異時代
發佈於 Mon, 06/23 2025

在 1970 年 6 月,記者杭特·S·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被派往他的家鄉——肯塔基州路易維爾,為《Scanlan’s Monthly》報導舉世聞名的肯塔基賽馬節(Kentucky Derby)的精彩內容。結果誕生了一篇如今臭名昭著的文章,標題為《肯塔基賽馬節是頹廢與墮落的》(“The Kentucky Derby Is Decadent and Depraved”)。

湯普森幾乎完全忽略了比賽本身,反而專注於賽事周圍狂歡般的氛圍——“成千上萬的人暈倒、哭泣、交媾、相互踐踏,並用破碎的威士忌瓶互毆”。

湯普森以「第一人稱」寫作,將這場混亂與當時的美國政治情勢作對比:當時總統理查·尼克森下令轟炸柬埔寨,而在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四名學生被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Ohio National Guardsmen)殺害,僅在兩天之後。

儘管公然忽視了原本的採訪任務(並在飯店累積了高額的酒水與餐飲費用),《肯塔基賽馬節是頹廢與墮落的》仍被視為 1970 年代最重要的體育報導之一,更關鍵地,這篇文章標誌著所謂「狂野新聞學」(gonzo journalism)的誕生——一種以第一人稱報導、不講求客觀性,記者本身即是故事一部分的寫作風格。

儘管這篇文章無法全面定義湯普森——甚至不代表他傑出的寫作生涯——但它卻是他職涯的轉捩點(也許是崩潰點),他是過去一世紀最具才華、產量豐富、風格獨特且無懼無畏的作家之一。

早年生活

杭特·斯托克頓·湯普森(Hunter Stockton Thompson)於 1937 年 7 月 18 日出生於肯塔基州路易維爾,是保險理算師傑克·羅伯特·湯普森(Jack Robert Thompson)與路易維爾公共圖書館(Louisville Free Public Library)圖書館館長維吉尼亞·戴維森·雷(Virginia Davison Ray)三個兒子中的長子。

1943 年 12 月,湯普森六歲時,他的家人搬到了路易維爾上流社區——高地區(The Highlands)的歷史性社區切羅基三角(Cherokee Triangle);成為未來推理小說家蘇·格拉夫頓(Sue Grafton)的鄰居。

儘管湯普森從小展現出天生的運動才能,但他對權威的反感——甚至在孩提時期——使他無意參與有組織的運動。轉而投身文字的世界,湯普森成為一位狂熱的閱讀者,很快便發現了反文化偶像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和稍後的 J.P. 唐利維(J.P. Donleavy)的早期作品。

1952 年 7 月 3 日,湯普森 14 歲時,他的父親因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一種神經肌肉疾病)在 58 歲時去世。自此之後,湯普森與他的兄弟由母親維吉尼亞一人扶養,靠她圖書館員的薪水維生。

丈夫去世後不久,維吉尼亞開始酗酒。

教育背景

約在六歲時,湯普森就讀於 I.N. Bloom 小學,儘管他不喜歡權威,仍共同創辦了 老鷹運動俱樂部Hawks Athletic Club)(據部分說法,他偶爾會參與活動)。這導致他獲邀加入路易維爾的 Castlewood 運動俱樂部,該組織旨在培養少年參加高中運動。(湯普森當然拒絕加入。)

1951 年,湯普森短暫就讀 Atherton 高中,並於 1952 年秋季轉學至 Louisville Male 高中。同年,他被接納進入著名的 雅典娜文學協會Athenaeum Literary Association),這是一個創立於 1862 年,由學校贊助的文學社交俱樂部。(成員多為路易維爾上層階級,包括未來《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發行人波特·畢比(Porter Bibb)。)

作為 雅典娜 會員,湯普森撰寫文章,並參與學校年刊 The Spectator 的製作,直到 1955 年因犯罪行為被驅逐。當時他與一名實施搶劫的同夥共乘一車,因此被控為從犯並判處在肯塔基州 傑佛遜縣監獄Jefferson County Jail)服刑 60 天。

服刑 31 天後出獄的湯普森被禁止參加期末考試,導致無法畢業。

兵役生涯

為了反抗 Louisville Male 高中 給予的處罰,湯普森做出了意想不到的選擇:他加入了 美國空軍United States Air Force)。

完成位於德州聖安東尼奧的 拉克蘭空軍基地Lackland Air Force Base)的新兵訓練後,湯普森被調往伊利諾州貝爾維爾的 斯科特空軍基地Scott Air Force Base),在那裡他學習電子學。(他曾申請飛行學校,但遭到拒絕。)

1956 年,湯普森被調往佛羅里達州華爾頓堡附近的 艾格林空軍基地Eglin Air Force Base),同時於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修習夜間課程。此後,他獲得了第一份專業寫作工作,擔任基地刊物 Command Courier 的體育編輯(他最初是謊稱自己有經驗才得到這份工作)。擔任編輯期間,湯普森跟隨 Eglin Eagles 美式足球隊在美國各地旅行,報導球賽。

1957 年,湯普森開始為佛羅里達州華爾頓堡的地方報紙 _The Playground News_ 撰寫體育專欄;但根據空軍規定,禁止外聘工作,因此他的文章未署名。

到 1958 年,由於湯普森對權威的天性蔑視,他的指揮官建議他提前光榮退役,並表示:「一等兵湯普森雖有才華,但不受政策約束。他叛逆而高傲的態度,有時還會影響其他同僚。」

初入職場

1958 年底,湯普森在賓夕法尼亞州澤西海岸擔任一家小報的體育編輯,之後搬到紐約市。

在那裡,他旁聽了 哥倫比亞大學通識教育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的課程,期間以每週 51 美元的薪水在 時代雜誌Time)擔任文字助理。(在 Time 工作期間,湯普森抄寫了 F. Scott Fitzgerald 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和 Ernest Hemingway 的《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以學習他們的文體。)一年後,他因不服從命令被 Time 解僱。

1960 年,他被 米德爾敦每日紀事報The Middletown Daily Record)錄用為記者,不久即被解僱。隨後他移居波多黎各聖胡安,在體育雜誌 El Sportivo 擔任寫手——但該雜誌在他上任後不久即倒閉。之後他申請 The San Juan Star(一家英文日報)但未被錄用。

在沒有合約工作的情況下,湯普森決定成為報社「線人」(freelance stringer,自費採訪報導),替 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及其他美國報紙撰稿,同時努力建立名聲。

1961 年返回美國後,湯普森造訪舊金山,並幸運地在比格瑟(Big Sur)獲得一個看管人兼住戶的工作,在佔地 375 英畝的 墨菲農場Murphy Ranch)生活了八個月。當時的比格瑟是「垮掉的一代」(Beatnik)作家的聚集地,如《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的作者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及劇作家丹尼斯·墨菲(Dennis Murphy),皆是湯普森所仰慕的作家。

1961 年秋,湯普森的第一篇雜誌特寫刊登在 Rogue 雜誌(Playboy 競爭對手)上,主題是比格瑟的工藝與波希米亞文化;同時也發表了他第一篇小說作品〈海葬〉(”Burial at Sea”)。

1961 年底,湯普森開始撰寫第一部小說《朗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該書於 1998 年終於出版,並於 2011 年改編為電影。

1962 年 5 月,湯普森遷居南美洲,於 道瓊斯Dow Jones)旗下的每週報紙 National Observer 擔任特派記者,之後十年間持續為該報撰稿。在巴西期間,他也曾在里約熱內盧的英文日報 Brazil Herald 擔任寫作工作,該報是巴西唯一的英文報紙。

婚姻、毒品、地獄天使

在同時為 ObserverHerald 撰稿期間,湯普森的長期女友珊卓·唐·康克林(Sandra Dawn Conklin)來到里約與他會合。不久後兩人返回美國,並於 1963 年 5 月 19 日結婚,短暫定居在科羅拉多州阿斯本後,遷往加州格倫艾倫(Glen Ellen)。他們的兒子胡安·費茲傑羅·湯普森(Juan Fitzgerald Thompson)於 1964 年 3 月出生。

當年夏天,湯普森開始嘗試使用德昔安定(Dexedrine,一種強力安非他命,俗稱「速度」),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以此刺激寫作;此後則轉而使用古柯鹼。

1965 年,在 Observer 拒絕刊登他對湯姆·沃爾夫(Tom Wolfe)新書《糖果色橘皮流線寶貝》(The Kandy-Kolored Tangerine-Flake Streamline Baby)的評論後,湯普森開始為 柏克萊地下媒體 撰寫文章,並投身當地的藥物與嬉皮反主流文化圈。

同年,《The Nation》雜誌主編凱瑞·麥克威廉斯(Carey McWilliams)邀請湯普森撰寫一篇關於加州地獄天使機車俱樂部(_Hell’s Angels_)的調查報導。(當時湯普森居住於舊金山的海特-阿什伯里區(Haight-Ashbury),地獄天使的總部也設於此地。)

這篇文章於 1965 年 5 月 17 日刊登在《The Nation》,湯普森因此獲得多家出版商的圖書合約——並花費接下來的一年與地獄天使同住同騎。

然而,這段關係後來破裂,因為地獄天使成員察覺湯普森正在利用他們牟利,並要求分紅。爭執之後,湯普森遭到暴力毆打(在地獄天使語境中稱為「踩爆」(stomping))。

1966 年,隨著《Hell’s Angels: The Strange and Terrible Saga of the Outlaw Motorcycle Gangs》由 隨機屋出版社Random House)出版,湯普森與地獄天使的糾紛更被放大;當時加拿大 CBC 電視台 安排了一場現場節目,讓湯普森與地獄天使領袖斯基普·沃克曼(Skip Workman)面對面對話。

《紐約時報》書評中稱此書為「憤怒、博學、引人入勝且語言激情的作品」,並指出書中所描繪的地獄天使「與其說是社會的逃離者,不如說是徹底的不適者——在情感、智力與教育上皆無法適應當代社會秩序所提供的獎賞」。湯普森則被盛讚為「充滿活力、機智、觀察敏銳且原創的作家;他的文筆如機車排氣般震撼。」

聲名大噪

《地獄天使》一書意外大獲成功後,湯普森的寫作突然廣受歡迎,他的作品陸續刊登在 Harper’s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PageantEsquire 等多家全國性雜誌上。

1967 年,在舊金山海特-阿什伯里區即將迎來所謂的「愛之夏」前夕,湯普森為《紐約時報雜誌》撰寫一篇批判性文章〈“Hashbury” 是嬉皮首都〉(“The ‘Hashbury’ is the Capital of the Hippies”),文中他批評舊金山的嬉皮社群「缺乏新左派的政治信念與垮掉派的藝術核心」,形成一種「充斥著追逐毒品的年輕人」的文化。他結論道:「這股動能不再關乎『改變』、『進步』或『革命』,而是單純地逃避、想活在一個本該——或許應該——實現的世界邊緣,並以個人條件換取生存。」

對嬉皮文化心灰意冷的湯普森,於 1967 年底帶著家人返回科羅拉多,搬進阿斯本近郊小鎮伍迪溪(Woody Creek)的一間出租屋。

1968 年初,湯普森與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葛瑞絲·佩里(Grace Paley)、法蘭西絲·福克斯·皮文(Frances Fox Piven)與寇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等知名作家共同簽署「作家與編輯戰爭稅抗議」(Writers and Editors War Tax Protest)承諾書,拒繳所得稅,以抗議越戰。(相關連結)

同年,湯普森用從 隨機屋出版社 預支的 6,000 美元展開美國總統大選的報導之旅,並前往芝加哥參加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收集素材。在親眼目睹警方與反戰抗議者不斷衝突後,他說道:「我以記者身份參加民主黨大會,卻以瘋獸的姿態回來。」

1969 年初,湯普森收到 地獄天使 平裝版的 15,000 美元版稅支票,他將其中一部分用來付頭期款,購買了他日後終生居住的房產——一片 110 英畝的土地與一間他取名為「貓頭鷹農場」(Owl Farm)的房子。

同年 12 月,湯普森致信 Rolling Stone 編輯簡·溫納(Jann Wenner),稱讚雜誌對阿爾塔蒙特免費音樂會(Altamont Free Concert)災難性事件的報導(該事件中有四名觀眾喪生)。溫納回信邀請他投稿,Rolling Stone 自此成為湯普森的主要發表平台。

1970 年代初期:政治、恐懼與厭惡

湯普森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利用其名氣追求多項興趣,包括以“怪咖權力”(Freak Power)黨派身份競選科羅拉多州皮特金縣警長,主張毒品非刑事化。(競選失利。)

繼 1970 年著名文章《肯塔基賽馬盛宴的頹廢與墮落》後,湯普森開始調查一件最終令他聲名大噪的事件:“阿茲特蘭的怪異騷動”(Strange Rumblings in Aztlan),報導 1970 年墨西哥裔美國電視記者魯賓·薩拉薩(Rubén Salazar)遭洛杉磯縣警局(Los Angeles County Sheriff’s Department)官員於“全國奇卡諾反戰遊行”(National Chicano Moratorium March)中遭近距離以催淚瓦斯罐擊中頭部致死。

在追蹤該事件期間,湯普森與著名墨西哥裔美國活動家兼律師奧斯卡·澤塔·阿科斯塔(Oscar Zeta Acosta)前往拉斯維加斯參加反毒品執法會議;該報導於 1971 年 4 月刊登於《Rolling Stone》。此行與後續前往拉斯維加斯之旅,成為他著作《恐懼與厭惡之城》(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的基礎,《Rolling Stone》於 1971 年 11 月分兩期連載,翌年由 _Random House_ 出版成書。

該書以第一人稱虛構記者“拉奧爾·杜克”(Raoul Duke)視角撰寫,陪同人物為“300 磅重的薩摩亞律師”博士岡佐(Dr. Gonzo),反映湯普森對 1960 年代反文化運動失敗的焦慮。該作獲得極高評價,《紐約時報》稱其為「關於迷幻藥十年的最佳著作」。

更重要的是,它向更廣泛讀者介紹了湯普森的“Gonzo”新聞風格。

1971 年,Rolling Stone 編輯簡·溫納聘請湯普森報導 1972 年美國總統大選,支付月費 1,000 美元,並在華盛頓特區提供住所;湯普森撰寫了一系列廣受歡迎的《恐懼與厭惡》專欄。(他也獲得出版競選後回憶錄的合約,該書後來出版為《競選之路的恐懼與厭惡 ’71》。)

這些文章及書籍因政治新聞的創新突破獲得讚譽,文學評論家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寫道:「湯普森已學會在散文中模擬迷幻藥的效果……他以記者必感但自我審查的輕蔑與難以置信,記錄總統競選的細節。」

落難

接下來三年,作為西半球最受歡迎且需求旺盛的作家之一,湯普森幾乎無所不能。

但他於 1974 年非洲採訪拳王賽“叢林大戰”(Rumble in the Jungle)後聲譽急劇下滑——該比賽是喬治·福爾曼與穆罕默德·阿里之戰,湯普森因醉酒未出席,也未交稿。

1975 年,溫納派湯普森前往越南報導戰爭末期,但他抵達西貢時南越政權崩潰,其他記者已逃離。1976 年原定報導總統大選並撰寫書籍計劃被取消,因溫納對湯普森的投入表示懷疑。

因此,1970 年代後期,湯普森主要出版四卷本系列書籍《Gonzo 論文集》(從 1979 年的《大鯊魚獵捕》開始,至 1994 年的《勝過性愛》結束)。

1980 年後,他創作減少,除少數付費出場外,幾乎隱居伍迪溪農場。儘管貢獻減少,溫納仍保留他在 Rolling Stone 的「國家事務組」主管職務,直至湯普森逝世。

1980 年,湯普森與妻子珊卓離婚,同年遷往夏威夷撰寫《羅諾的詛咒》(The Curse of Lono),該書為一本關於 1980 年檀香山馬拉松的 Gonzo 風格報導。完成後評價不佳,銷量低迷,編輯批評其「無組織且語無倫次」。

湯普森雖偶爾為 Rolling Stone 提供稿件,但常因提交無趣且斷斷續續的文字,實際破壞了其餘聲譽。

(湯普森分別於 1988 年與 1990 年出版《Gonzo 論文集第二卷:豬一代》(Generation of Swine)及《第三卷:厄運之歌》(Songs of the Doomed)。)

最後的歲月

在生命的最後十五年裡,湯普森過著隱居的生活,卻依然時不時吸引公眾注意。

1990 年 3 月,前色情片導演蓋爾·帕爾默(Gail Palmer)指控湯普森性侵犯,稱在拜訪他家時拒絕其性要求後,湯普森向她潑灑飲料並扭扭她的左胸。警方搜查其住所後,湯普森被控持有毒品相關的五項重罪和三項輕罪。兩個月後,所有指控均被撤銷。

1990 年代,湯普森宣稱正撰寫名為《馬球是我的生命》(Polo Is My Life)的小說,原計劃成為其最後重要作品。雖有部分章節在 Rolling Stone 摘錄刊登,但完整小說未曾問世。

1994 年,湯普森發表一篇尖銳的理查德·尼克森遺文《他是一個騙子》(“He Was a Crook”)。此後,他在 Rolling Stone 發表的唯一重要作品,是對 2004 年總統大選的短篇回顧「快樂的豬在超車道上:恐懼與厭惡,2004 競選」(“The Fun-Hogs in the Passing Lane: Fear and Loathing, Campaign 2004”)。

2003 至 2005 年間,湯普森出版最後一部作品集:《恐懼王國:星辰劫難時代裡一個星命之子的可憎秘密》(Kingdom of Fear: Loathsome Secrets of a Star-Crossed Child in the Final Days of the American Century),作為其回憶錄。

2000 至 2005 年期間,他為 ESPN.com 的第二頁專欄《嘿,盧布》(“Hey, Rube”)撰寫周刊。2004 年,Simon & Schuster 出版該專欄合集《嘿盧布:血腥運動、布希主義與愚昧的下滑》(Hey Rube: Blood Sport, the Bush Doctrine, and the Downward Spiral of Dumbness)。

2003 年 4 月 23 日,湯普森與其助理安妮塔·貝姆克(Anita Bejmuk)結婚。

最終邊界

2005 年 2 月 20 日下午 5:42,湯普森在「貓頭鷹農場」(Owl Farm)以槍自轟頭部,當時正與妻子通電話。

依照遺願,他的遺體被火化。

2005 年 8 月 20 日,亦依遺願,由演員強尼·德普(Johnny Depp)資助舉辦私人葬禮,湯普森的骨灰從加農砲發射升空,背景音樂為諾曼·格林鮑姆(Norman Greenbaum)的〈天國之靈〉(“Spirit in the Sky”)。